01山麻楂的生长与食用
?植物特征与生长环境
在我国的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等省份的山岭区域,生长着一种钟爱阳光的植物。山麻楂,学名山苜楂,又称长蕊石头花,属于石竹科繁缕属,常见于辽宁、河北等地的山岭区域,喜阳光,生命力顽强。它比寻常的野草更早发芽,芽梗簇拥着长出两片对称的椭圆形叶片,叶尖锋利,随后又对称地冒出两片嫩叶,与下方的叶片交错生长,一片翠绿生机勃勃。
?食用方法与历史用途
春夏之交,是采摘这种植物嫩茎叶的最佳时节。山麻楂嫩茎叶可凉拌、炒食等,具有清苦鲜香的味道。采摘回来的茎叶,经过洗净、沸水浸烫、冷水浸泡漂洗等步骤,便可凉拌、炒食、蒸食、煮食,甚至做馅或蘸酱食用。其味道清苦而鲜香,十分可口。
在饥荒年代,这种植物曾是人们的救命稻草,因此被亲切地称为山妈菜、山珍菜、沙参儿。如今,一些北方的早餐店会在春季限时供应这种菜做成的包子,唤醒人们的记忆。而在菜市场,山妈菜也成了抢手的时令货。
02山麻楂药用价值
?银柴胡的特性与功效
其根部可入药,被称为银柴胡。银柴胡为山麻楂的根部,药用价值显著,性味甘甜微寒,专治虚热、肝热和疳热。虽然名字中多了个字,但银柴胡与柴胡并无亲缘关系。银柴胡性味甘甜而微寒,主要作用于肝胃经,擅长退虚热、清肝热和消疳热。它常用于治疗虚热内扰、骨蒸盗汗或小儿疳热羸瘦等症状,是清虚热的重要药物。其退热效果出色,且不苦泄,还能解毒利水。
?与柴胡的区别
而柴胡则是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,其性味苦涩而微寒。柴胡为伞形科植物的根,性味苦寒,与银柴胡无亲缘关系,主要功效在于疏肝理气。柴胡能疏肝理气、升阳止泻,对往来寒热、肝郁气滞、胸胁胀痛或子宫脱垂、脱肛等症状有显著疗效。
?银柴胡的选购与药方
在选购时,应注意银柴胡的形态特征。其呈类圆柱形,根条细长,表面黄白色并具光泽。顶端根头部略膨大,带有疣状突起的茎痕及不育芽苞,俗称珍珠盘,以质细润者为上品。优质银柴胡根细润,呈黄白色光泽。
选方:
1、针对虚劳阴虚火旺、骨蒸劳热以及身体羸瘦、脉细数等症状,推荐使用以下药方:银柴胡.5克、胡黄连、秦艽、鳖甲(醋炙)、地骨皮、青蒿和知母各3克,以及甘草1.5克。将以上药材水煎后服用,可有效缓解症状。(该药方来源于《证治准绳》中的清骨散)
骨蒸劳热,一种阴虚生内热的表现,其症状如热从骨缝中发出,令人痛苦不堪,主要表现为低热和五心烦热。银柴胡擅长清骨髓之热,是治疗虚劳骨蒸的关键药物。同时,地骨皮、胡黄连和知母能够清除体内如柴灰中带火星的伏火。青蒿与秦艽的辛散特性,则有助于将伏火宣发于体表。在清除邪气之后,鳖甲的滋阴潜阳作用得以显现,它不仅能补益肝肾,还能引导其他药物深入体内。而甘草则调和脾胃,确保寒凉药物不会损伤中焦之气。这些药物共同作用,可达到清骨退蒸、滋阴潜阳的疗效。
2、针对温证潮热、皮肤干燥甲错的症状,推荐使用以下药方:银柴胡6克搭配鳖甲9克,共同煎煮后服用,可有效缓解症状。(该药方来源于《温症指归》中的银甲散)
温证潮热,常伴有皮肤干燥、甲错等症状,令人不适。银柴胡擅长清骨髓之热,是治疗虚劳骨蒸的重要药物。而鳖甲则能滋阴潜阳,补益肝肾,与银柴胡共同作用,可有效缓解温证潮热及皮肤干燥甲错的症状。
3、针对小儿疳积日久化热、烦躁不安的症状,可以尝试以下药方:将银柴胡、栀子、黄芩和连翘以等量比例混合,共同煎煮后,去渣取汁,温热服用,可有效缓解症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