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吃火锅的时候偶尔会有这样的同事,嘴巴很馋但不敢吃辣,因为脸上的痘已经给足了自己教训;还有一些云南的朋友,总能听说又有谁吃菌中毒肿了。类似这样吃出来的皮肤病,随着饮食品类花样翻新,如今变得愈发常见,那我们应该怎样理解饮食不节的致病特点,又怎样解饮食所中之毒呢?
1.饮食不节致病特点
饮者,水也,无形也,食者,物也,有形也。
朱丹溪说:“饥饿不饮食与饮食太过,虽皆失节,然必明其二者之分,饥饿胃虚,此为不足,饮食停滞,此为有余。”
明之含义而后论饮食不节在皮肤病的致病性,是至关重要的。
比如:酒,大热有毒,气味俱阳,乃无物之物,有人饮之,活血通络,但有人饮食,宣通血脉,热补于肤而成酒性红斑。
又如平素嗜酒者,既能伤阴,又能伤阳,前者出现各种血证,后者发现诸多鼓胀、亡阳之变,特别是脱发,常与湿蚀发根有关。
膏粱厚味、炙煿生热之食,皆能致使脾胃湿热蕴结,火毒内炽,外发于肌腠,如疖、痈、中毒性红斑、蔬菜日光性皮炎等。
2.饮食不节用药举要
除饮食不节外,还应包括腐败变质之类的不洁食品,导致中毒症状的出现,另外,还包括某些致敏性的动植物食品,动物类常见的有鱼、虾、蟹和海鲜之类。
植物类常见的有灰菜、苋菜、猪毛菜、洋槐花、堂梨叶、青青菜、蒌陵菜、萝叶、莴苣、小白菜、油菜、马齿苋等。
解饮食所中之毒的中药大致分两类,一类是常用的清热解毒药,一类是具有特殊功效的解毒药。我在历代本草中发现,所记载的解毒药中凡有“消”“醒”“化”“解”“压”“杀”“主”等字样,既说明有解毒的功效,又强调了解毒力度的强弱,在阅读时必须留意。
现将特殊解毒类药物分述如下。
解酒毒
/p>
葛根、橙、木贼草、白果、秦艽、藿香、白豆蔻、草蔻、芦根、陈皮、田螺等。
解动物毒
/p>
①解鱼蟹毒:紫苏、冬瓜皮、草果、姜、芦根。
②解河豚毒:芦根、橄榄。
解植物毒
/p>
①解野菌毒:葛根、防风。
②解草木诸毒:升麻、淡豆豉、金银花、蒲公英、青黛、山豆根、山慈菇、绿豆。
解金石毒
/p>
土茯苓、鱼腥草、冬瓜皮、绿豆、水芹。
此外,还有部分特定的解毒药,如胡*连解烟毒,绿豆解鸠毒等。仅供参考。
好书推荐
内容简介
徐宜厚教授从事中医皮肤科临床、教学达50余年。先后在北京、上海、湖北以及英国等地出版过中医皮肤科专著、临床辑要、用药心得、医学科普等著作20部。
全书由五部分组成。专著篇,选入的有结缔组织病、性传播性皮肤病、跟师赵炳南手记、针灸治疗皮肤病、手足皮肤病、用药心得、皮肤病手册。医论篇,选自徐宜厚教授从年以来发表的学术论文、文献综述、临床经验书评等。临床篇,为临床小结与个案报告,篇中有徐老对病例的分析和用药的心得,较好地反映了中医学主张的理、法、方、药一线贯通的学术理念。方剂篇,内含两部分,一是名方心悟,主要是徐老对《伤寒杂病论》部分方剂治疗皮肤病的心得与体会,其中徐老对王洪绪先生提供的经验方“西*丸冶“醒消丸冶“小金丸冶尤为青睐,二是徐老多年应用于临床的内治方和外治方。
(扫码购书)
END
版权声明
本文文字选自《徐宜厚皮肤科文集》,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,转载时请注明出处。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。小编-,欢迎投稿唠嗑。
●最全中成药集锦,有图有真相
●颜值和干货齐飞,这才是好的中医书!
点阅读原文,一键下单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