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我携手共抗白癜风 https://disease.39.net/bjzkbdfyy/171025/5788631.html中医治病,必须对症,乱吃一通药效反而适得其反,越养越病。
看了40多年病,很多患者问我:“李主任,我前段时间上火,自行吃了降火的药,刚好2天,然后怕冷的厉害,就换了温药,结果又开始上火了,这是咋回事,到底是热还是寒啊?”
这种情况往往症见于上半身热症,下半身寒症,整个人比较虚,伴有失眠。
中医上叫上热下寒,此时不能单纯的灭火或者滋补,而是要让心火往下走,温暖下半身,肾水往上走,滋润上半身,保持体内阴阳平衡,
拿这个50多岁的张先生来说吧,反反复复胃痛好几年了,胃镜显示有浅表性胃炎、十二指肠溃疡。
除了胃痛,还有胃部灼烧感、反酸、胃胀,一天四五次大便,且黏腻不成形。
观其舌苔,舌质淡红,舌苔黄,根部发腻,中医辩证属于寒热错杂。
当时我已心中有数,于是便开方:生姜,半夏,吴茱萸,胡黄连,厚朴,枳壳,鸡内金,甘松,诃子。
结果一疗程没喝完,张先生就迫不及待反馈胃里舒服多了,大便也正常些了,说明是对症的。
于是随症加减又坚持调理一段时间,直至诸症皆消,张先生恢复正常生活,吃得好睡得好精神好。
这个案例其实就是上热下寒的情况,胃里灼烧、舌苔黄是热象,大便稀,舌根发腻,是虚寒之象,所以开方重在平调寒热,平衡阴阳。
热象的部分,它凉一凉;虚寒的部分,给它补一补,身体内环境平衡了,胃病就跟着好了。
最后提醒:同为上热下寒,每个人体质不同,用药也会有所差别,上述仅代表个例,不要盲目跟方,需辩证准确后,对症用药。